• 图案背景
  • 纯色背景
视图
标记
批注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 去开通
ijytj

上传于:2014-12-25

粉丝量:1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相关
  • 目录
  • 笔记
  • 书签

更多相关文档

暂无目录

点击鼠标右键菜单,创建目录

暂无笔记

选择文本,点击鼠标右键菜单,添加笔记

暂无书签

在左侧文档中,点击鼠标右键,添加书签

是“卢乡”还是“卢卿” -凯发官网入口

下载积分:690

内容提示: 是“卢乡 ” 还是“卢卿” 是“卢乡” 还是“卢卿” 柳国顺先生在 2012 年第 10 期《武魂》 的《<武备真传>的乾隆抄本透露了什么》 中说:《武备真传》 开篇的“序” , 之后署名是“乾隆二十七年秋八月辛亥卢卿弗遑道人谨书于桃林草舍” 。 柳先生认为,后世的一些版本和考证文章, 将此落款署名中的“人名写成地名是重大笔误” ; “卢卿弗遑道人” 被后世版本误写成“卢乡 弗遑道人” ,二者的区别虽是一字之差, 其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 原本是姓名或姓字的“卢卿” (“弗遑道人” 显为卢卿的号), 九十三年后的“咸丰五年” 抄本就成了地名“卢乡 ” 。 传...

文档格式:doc | 页数:4 | 浏览次数:35 | 上传日期:2014-12-25 03:41:13 | 文档星级:
是“卢乡 ” 还是“卢卿” 是“卢乡” 还是“卢卿” 柳国顺先生在 2012 年第 10 期《武魂》 的《<武备真传>的乾隆抄本透露了什么》 中说:《武备真传》 开篇的“序” , 之后署名是“乾隆二十七年秋八月辛亥卢卿弗遑道人谨书于桃林草舍” 。 柳先生认为,后世的一些版本和考证文章, 将此落款署名中的“人名写成地名是重大笔误” ; “卢卿弗遑道人” 被后世版本误写成“卢乡 弗遑道人” ,二者的区别虽是一字之差, 其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 原本是姓名或姓字的“卢卿” (“弗遑道人” 显为卢卿的号), 九十三年后的“咸丰五年” 抄本就成了地名“卢乡 ” 。 传抄人粗心大意地将“卿” 、 “绑”形近的两字搞混了, 造成的大错, 闹出了南辕北辙的笑话。 对于柳先生的观点, 笔者有不同的观点。 柳先生所考版本中的“卢卿” , 确为“卢乡 ” 之误。 把古卢乡 县的人氏号“弗遑道人” 的籍贯“卢乡 ” , 误读成是姓名或姓字的“卢卿” , 更是特大冤案。 本来“咸丰五年” 抄本已将前人“卢卿” 之误改正回“卢乡 ” , 如今却又被柳先生改了回去, 这才是真正闹出了南辕北辙的笑话! 在传统书画的署款体例中, 别号或者姓名前的文字都是书写籍贯,这是古制, 书籍和绘画署款体例基本一致, 署款的贯首文字就是地名。例如清代莱阳画家尉卓午, 字卓午, 佚其名, 号卢乡 散人; 他绘菊花的署款, 今见有两种: 一是“卢乡 散人” , 一是“昌阳尉卓午” (见图 1、 图 2), 卢乡表示莱阳, 昌阳亦是唐代时莱阳古称。 以卢乡 、 昌阳的古地名沿称今莱阳地名者亦大有人在。 在署款中惯例署地名的位置上, 是不可以署上姓名或者是表字的,柳先生之所以把“卢乡 ” 误读为“卢卿” , 硬说其“原本是姓名” ,实是不明古制而产生的误会。 这里的“卢卿” 二字是地名, 而绝不会是姓氏, 这一点可以有多种证据来证明。 而通过多方收集证据, 亦可以证明“卢乡 即莱阳” , 请看笔者以下之考证: “卢乡 ” 的历史沿革

关注凯发一触即发

关注微信公众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