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6月 7日 星期一 第五版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 刊《法周刊》第 186期 周刊部主办法眼 法度 法魂全国优秀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沈金汝在指导人民调解。对话新闻当事人□ 章豪杰 访谈对象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院长 许学锋本刊特稿□ 章豪杰 文/图责任编辑 马守敏联系电话 010-67550747电子邮件 fa@rmfyb.cn编辑周记法治热点成也绿豆败也绿豆探索吴兴特色的 “东方经验”事案件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 人民群众诉讼需求的无限扩张同有限司法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作为位于湖州市中心城区的基层法院, 我们强烈感受到了这种诉讼爆炸与审判力量严重不足的紧张与压力。 这些矛盾纠纷能否及时有效地得到化解, 直接关系到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 关系到辖区经济发展的进程。 因此, 我们很早就对调解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2007 年吴兴法院被确定为全市构建多元解纷机制试点单位后,努力在更新理念 、 强化措施、 创新载体、 强化指导上下工夫, 积极化解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 三年多来, 吴兴法院的 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 到 了63.6%, 沈金汝调解工作室的调撤率更是高达 76%, 很多纠纷都通过调解解决。法周刊: 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构建方面, 吴兴区法院做了哪些有益探索和尝试?许学锋: 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就是要综合利用各种调解方式来化解矛盾纠纷, 它涵盖了司止矛盾激化, 同时从源头上有效地控制了当事人缠访缠诉现象, 减轻了群众吴兴 不循模式的调解艺术“哪个环节可以调解就调解,哪个力量能够借力就借力,目标就是彻底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 ”法官吴继财眼中的调解工作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调解是随时随地都可能进行的,只等时机到来。如果说武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那么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的调解工作正进入这样的“无招”时期: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实现良性互动,各种调解力量融会贯通,应需而为,多元化的纠纷化解机制高效运转……在这个“全省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政法系统“学枫桥、保平安、促发展”先进集体身上,调解,这一“东方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法周刊: 近年来, 吴兴区法院十分重视调解工作, 大量的民商事案件经法官调解结案或撤诉息讼, 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 取得了良好成效, 你能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许学锋: 调解在中国具有优良传统, 被誉为 “东方经验”, 其制度源远流长, 在西周的 “民事诉讼” 中就载有官方依职权调解民事纠纷, 经汉、 唐、两宋至明清, 官府的调解日臻完善和制度化,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法院调解就在人民司法工作中开始倡导。 毛泽东同志在上世纪 50 年代就提出了“我们解决民事案件, 还是马锡五同志那一套好, 调查研究, 调解为主, 就地解决”。 法院调解, 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降低诉讼成本、 合意解决纠纷、 缓解对立情绪 , 达到稳定社会、 构建和谐。近年来, 人民法院受理的各类民商法调解、 行政调解、 人民调解等多种调解方式, 是因应社会经济结构深刻调整 、 纠纷矛盾多元化的趋势而产生 。2007 年以来, 吴兴法院着力构建司法调解、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行业调解等联动的多主体、 多层面、 多路径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促进各调解组织资源的有效整合, 进一步强化调解在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首先把调解作为民商事审判的第一选择, 一方面 , 充分发挥调解在便民 、 利民 、 亲民方面的优势 , 把司法调解贯穿于审判全过程 ; 另一方面 ,整合资源, 实现人民调解、 司法调解、行政调解、 行业调解的优势互补及良性互动, 有机衔接 、 紧密配合, 有效化解矛盾。其次是做到全程调解。 多层次、 多方位地发挥司法调解作用 , 着力构建、完善贯穿诉讼全过程的调解工作机制。通过立案调解、 庭前调解、 庭中调解、庭后调解, 提高调解成功率 , 有效防诉累 。第三是强化诉调对接 。 2008 年 ,与区司法局联合发文 , 制定了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联席会议制度 、 指导人民调解工作责任法官制度 、 法官参与人民调解员培训制度 、 简单民间纠纷先行调解和委托调解制度 、法院与司法局对人民调解工作联合考评制度等 8 项制度 , 增强了对接工作的可操作性 , 实现了人员对接 、业务对接 、 工作对接 、 程序对接 。运行两年来 , 成效明显 , 民间纠纷成讼率不断下降 。法周刊: 吴兴法院在指导人民调解工作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取得了哪些成效?许学锋: 吴兴法院在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中, 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民调解的公信力和矛盾化解的成功率为重点, 讲求指导实效。 特别是注重依托审判职能,加大对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纠纷案件的审理力度, 把依法公正、 及时、 稳妥地审理好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作为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一是及时受理。 在审查是否符合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同时, 注意改变以前对于调解协议不予审查, 仅依据原纠纷事实进行受理的做法; 二是认真审查。坚持按合法、 自愿原则审查调解协议,凡符合法定条件的, 依法予以支持, 不轻易确认调解协议无效, 以维护人民调解威信; 三是依法纠正。 对无效或者可撤销的调解协议, 在慎重审查的基础上, 依法及时做出认定, 同时做好当事人的说服解释工作; 四是及时反馈。 对于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案件, 发现存在问题的, 以适当方式告知当地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调解委员会, 特别是结合案件的审理提高人民调解员理清法律关系 、 指导举证、 提示风险、 分析证据、判断是非的能力。近三年来, 吴兴法院审理的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案件有 70多件, 但没有一件因矛盾激化而转化为刑事案件。 辖区的 300多个人民调解组织成功调解了民间纠纷 13000多件, 调解成功率达到了 97%, 较好地发挥了 “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在吴兴区法院环城法庭, 有个全国优秀法官、 全国 “三八” 红旗手,她叫沈金汝。 沈金汝在环城法庭干了20 多年。 她的 “诚心帮助、 耐心沟通、 热心解难 、 公心断案 ” 的 “四心 ” 调解法每年要化解近 200 件纠纷, 她的 “一张笑脸相迎, 一杯茶水解渴, 一句贴心话暖心” 工作法温暖了大量的当事人。2008 年 5 月 ,作室” 成立了, 这是浙江省首个以法官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 。 此后, 该工作室成了吴兴区法院调解工作的一面旗帜, 一个亮点。 当地四邻八乡的人在发生纠纷矛盾后纷纷慕名而来, 要求沈金汝出面调处。重庆人小冉的家人虽然没见过沈“沈金汝调解工金汝几回 , 但他们对沈金汝印象深刻: 这个法官热心、 耐心。 冉家去年发生了很不幸的事, 30 岁的小冉在湖州打工时发生了交通事故, 摘除了一个肾脏, 但因交警部门无法认定事故责任, 事故索赔陷入僵局。案子起诉到了吴兴法院, 承办法官沈金汝了解了基本案情后, 便着手召集当事人进行调解,法认定, 要是判决的话, 恐怕谁都不服。” 沈金汝说。面对面的调解先后进行了 3 次,但是被告方一致以事故责任不明, 始终不松口 。 面对面调解不成, 沈金汝改成背靠背调解。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电话沟通, 原告、 被告终于慢慢接近了双方的预期, 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事故责任无不久前 , 小冉拿到了 8 万余元的赔款。调解是一门艺术, 说得一点都不错。 这种艺术就体现在调解中的独到用心。 沈金汝的调解工作中就时常会有因势利导的艺术手笔 。 受害人谢某在交通事故中被撞成植物人 ,医疗费纠纷成了 “马拉松”, 为了说服被告一次性支付费用 , 沈金汝特意去邀请被告到医院看望谢某。 这次看望让被告感受到了受害人的真实困境 , 也让原告家属感受到了难得的温暖。 一次性的赔偿协议水到渠成地达成了。 患者从此不用再一次次地跑法院。玻璃长桌、 布艺沙发、 饮水机、茶具、 鲜花, 这就是沈金汝调解工作室的布置, 简洁而温馨。 起诉到环城法庭的案件, 只要当事人同意, 都可以在这间调解工作室里先进行调解 。自工作室成立以来, 543 件案件得到成功调解, 众多的当事人在工作室里握手言和。今年 “三八” 节, 获得 “湖州市十大杰出女性” 荣誉称号的沈金汝谈到调解工作时说:“我经常会碰到一些性情急躁的当事人, 吵的、 闹的、 哭的, 甚至有谩骂和威胁的, 但我总是冷静地观察, 分析当事人的心理, 对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 以事实说话, 以道理服人, 所以也赢得了当事人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沈金汝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工作还在向 8 小时外延伸 。 工作室设立了一部24小时热线电话, 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指导。 许多纠纷就通过这部电话的指导在当事人起诉前就得到了化解。沈金汝的 “四心”调解法随时随地指导人民调解问起指导人民调解组织成功调解的案例, 吴继财一口气报出 3个, 他说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吴继财是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环城人民法庭庭长。 他说, 环城法庭每年要审理的案子有 1700 余件, 这些是看得见的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的纠纷, 还有大量的纠纷在成讼之前, 通过人民调解组织解决了, 而他们法庭的每名法官常常是人民调解组织解决这些纠纷的法律高参。去年当地一个小区发生了一起保洁员在提供保洁服务过程中意外坠楼的事件。 事故发生后, 当地综治部门对善后赔偿事宜进行了调解处理。 但是调解过程中 , 工作人员遇到了难题:保洁员是在工作过程中意外死亡,如果按工伤赔偿标准算, 其家属大约能获赔 15 万左右; 如果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算, 赔偿的数额就应该是 25 万多 。 那么到底按哪个标准计算赔款? 此外, 因死者是当地的一个农民, 而其所在村恰巧要拆迁, 农民身份将转变为居民,这又关系到赔款标准的确定。吴继财很快接到综治部门的求助电话, 他马上赴调解现场进行解答。解释完两个疑难问题后, 吴继财又有针对性地提了点法律意见。 当天, 此事调解成功。“到现场指导调解的相对较少,最多的是电话咨询。” 吴继财说, 法庭的法官与基层人民调解组织都很熟了, 调解员遇到什么法律问题就会电话咨询。 他们还与辖区的各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司法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交流调解心得, 分析问题, 通报信息。在诉讼案件大量增加与审判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下, 吴兴区法院大力开展 “协同司法”, 积极指导人民调解, 促使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 把大量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降低纠纷成讼率。 为此, 该院建立了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联席会议制度、 指导人民调解工作责任法官制度、 法官参与人民调解员培训制度等 8 项制度, 使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实现了长效运行。据统计, 近三年来, 吴兴区法院辖区 388个人民调解组织受理民间纠纷 13789件, 调解成功 13575 件, 高成功调解率中包含着法院指导人民调解的成效。“借力” 调解事半功倍近日 , 吴兴区织里镇的老陈通过吴兴区法院织里法庭拿到了 2.28 万元的赔偿款。 老陈很满意, 法庭和工商一起出面调解, 效果就是不一样。不久前, 老陈在镇上一家超市购买了 4箱五粮液白酒, 回家仔细验看后, 发现是假酒, 于是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并查实确为假酒。 老陈为此起诉到织里法庭, 要求超市赔偿。织里法庭立案后, 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但是超市方觉得老陈有知假买假的嫌疑, 不大配合调解。情简单, 能调解结案, 做到案结事了 ,是最好的结果。” 织里法庭庭长张美中“事实清楚、 案于是想到了超市的主管部门工商局, 请工商局一起参与调解。果然, 工商局一出面, 超市方不再强硬了, 最终同意退还老陈购买白酒的本金 14280元, 并赔偿 8000元。“如果不向工商局借力调解, 这个案子还的纠缠一段时间 。 ” 张美中说 ,久调不下或是判决结案, 当事人的利益都不会这么快得到维护 。 而对于法庭来说, 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 审判力量极其紧张, 为一个小案子耗不起很多司法资源。 织里法庭共有 5 名审判人员 , 去年办案 800 多件。 为了使调解发挥更大作用 ,了他们的绝招。织里镇长安路上一个夜市摊位转让发生了纠纷 , 闹到了法庭 。 因为夜市由城管部门管理, 于是法庭邀请城管部门参与调解, 两天时间 , 这起纠纷就圆满解决。织里镇素有童装城之称, 聚集了大量的童装生产企业。 涉童装企业的案件是织里法庭经常遇到的 , 为了确保这类案件的有效调处, 法庭与当地的童装协会也建立了联手调解机制。近年来, 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纠纷 , 吴兴区法院积极完善专业化调解机制,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民工维权、 消费者维权 、 医患纠纷 、 房地产纠纷等等热点 、 难点案件, 依托相关行业的人民调解组织 , 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协助诉讼调解, 使调解趋于多元化、 社会化和规范化。2007 年以来, 吴兴区法院共邀请工会组织代表、 妇联干部、 医学专家、交通管理部门人员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代表等专业人士, 作为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 265 人次, 成功调处各类纠纷 230余件。委托调解是另一条可借力的途径。将案件委托给人民调解组织调解, 发挥人民调解员了解社情民意、 了解矛盾纠纷的优势, 委托调解分流了一部分的案件。 2009 年一年 , 吴兴区法院共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调处案件 94件。“借力 ” 调解成阿基米德说: “给我一根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 ”张悟本说: “给我一颗绿豆,我就能撬动市场。 ”一门“绿豆养生学”造就了一个“神医”张悟本,一本《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